中国救斯诺克是市场所需 搭台需要唱自己的戏
近日,世界台联公布 2012至2013年新赛季临时赛程,11站排名赛中有5站计划在中国举行,其数量比斯诺克“大本营”英国还多。人们不禁要问:是中国拯救了斯诺克运动?世界斯诺克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中国?
中国“救斯”市场所需
国人对斯诺克运动的喜爱程度究竟如何?有个例子可以说明。统计显示,去年斯诺克世锦赛半决赛丁俊晖对特鲁姆普一战,央视的收视率超过了李娜参加的法决赛。尽管大部分观众自己并不会打斯诺克,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津津有味地坐在电视机前评头论足。目前,央视每年直播、录播的台球赛事,已经达到几百个小时。
计划中的5站赛事,除了北京、上海、海口3站,还包括将升级的原无锡精英赛,以及一站地点未定的国际锦标赛。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运动二部部长王涛表示,这完全是市场的需要,“中国的斯诺克人口已经达到6000万。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台球产业总产值500多亿元,老百姓在斯诺克上的消费大大增加,包括购买器材、观赛等。中国斯诺克市场的发展,也连带提升了职业球员的身价,世界前16的选手中,很多胸前广告是中国品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斯诺克运动的发源地英国,这项运动正日渐沉沦。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英国斯诺克观众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随着博彩业和烟草商被禁止赞助,英国斯诺克几乎被掐断经济命脉,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奖赛、北爱尔兰杯等传统赛事已不见踪影。
可以说,中国“救”了职业斯诺克。
搭台要唱自己的戏
自2005年首届中国公开赛至今,斯诺克的“中国化”趋势已不可避免。
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执行总监祁伟认为:“在中国,打球和看球的人中,年轻人居多,因此发展后劲很足。至于更多排名赛落户国内,因为地域和时间的不同,每站比赛如果能办出各自特色,会起到良性的互动作用。今年,我们还将在全国继续举行业余大师赛,把市场做大,让更多人来参与。”
然而,斯诺克最传统、最具标志性的赛事——世锦赛依然与中国无缘。几年前,中国台协就有意将世锦赛引入中国,但世界台联始终对此避而不谈。世界斯诺克协会主席巴里·赫恩说:“中国在斯诺克运动的全球化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不是全部。”
赫恩从未放弃他的全球化战略。首先是欧洲大陆,下赛季PTC球员巡回赛有6站在英国以外的欧洲城市举行,排名赛中保留了德国站。此外,亚洲的巴林和泰国、南美的巴西、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都是他计划拓展的版图。对赫恩来说,如果有人愿意承办,去非洲办排名赛也并非不可能。
面对斯诺克运动的“中国化”,我们应该着重考虑怎样利用赛事的影响力,走自己的路,培养更多的“丁俊晖”。否则,一窝蜂办赛,只能是搭台让别人唱戏。
(秦东颖 海口2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