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万夫:景区不涨价背后的涨价艺术
作者:傅万夫就在景区门票是该涨还是不该涨的口水战激战正酣之时,以德庆盘龙峡、中山詹园、怀集世外桃源等为代表的十多个广东景区却反其道而行之,集体签署协议承诺国庆期间门票绝不涨价。(9月26日《广州》)在发改委关于景区“限涨令”面前,广东十多个景区不涨价本属本分的行为,但在眼圈发红的景区门票涨价风潮中,却显得很另类。其实,广东这些景区不涨价的承诺,更像是一门涨价艺术。在这出价格战中,那些抱着垄断和稀有资源大腿的陈旧旅游经营观念成了笑柄,而将旅游经济置身到整体经济发展框架中,以此来推动多个行业共同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却赢得了主动。因为,在这种不涨价的承诺背后,是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游客资源以及配套消费。这种直接和间接的收入,要远比单一依靠涨价来换取部分经济效益要高明得多。旅游经济,同样是植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所能带来的交通、餐饮、娱乐以及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联动价值,不但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还不断发挥着调剂地方产业结构的重担。正是旅游经济的这种价值,让一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上表现出近乎掠夺的姿态,大有一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的架势。于是,旅游变成了涨价随心所欲,服务徘徊不前,投诉络绎不绝之类的代名词。或许,一些景区应该向广东这些不涨价景区学习学习。旅游开发不是单单收门票,还必须要从短暂收入提升的狭隘经营观念中摆脱出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资源所能带来的辐射价值。换言之,旅游的发展只有从单一的门票收入向旅游产业开发等综合体系上扩张,才能抛弃门票收入之类的“蝇头小利”。此外,我们似乎最不应该忘记,旅游资源又是一种公共资源,是具有公益性的,不是某些人的后花园,或者“占山为王”的聚宝盆。只有尊重旅游资源的公益属性,认清了旅游经济的核心价值,我们才能摆脱旅游开发上的局限性和制约性,通过发展开放式旅游经济,来促进以旅游开发为核心的旅游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