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后海的海边走了走,站在一个高处四周看了看,这后海更像后河,于是我发现这北方的河景远不及南方的河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无论走到哪里只能看到与其他城市里的仿古一条街的景致是一样的。沿着后海海边走了一段距离,路边的商铺没有什么特色,售卖的商品在其他旅游景点里也都有售,不同的就是路上多了几个拉客的人力三轮车。我上前问了一下价格、时间、距离,问了一下地地道道的北京铺面,他们总是模棱两可,听他们的话语不带京腔儿肯定不是北京人,再问两句他不高兴了,“我不知道”。你不高兴我也不高兴。脚力怎么样不知道,痞气还不小。
跟着人流往前走,走进了几条后海边的胡同里。据坊间流传,后海这些胡同在暑夏时节,藕局、茶社、食品、商摊和曲艺等各式摊棚沿岸而设,吸引着仕宦官家、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纷至沓来,场面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而此时正直春日三月,虽远不及暑夏时节,但都市人和四方游客已经是蜂拥而至了。茶社、食品、商摊、咖啡和曲艺等各式摊棚早已沿岸而设,疫情常态化防控后,让人们感觉社会多少有了常态的回归,这让揽客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悦耳不断。尽管如此,仕宦官家已经很难再被吸引过来了,更多的是触动了音乐范的大咖们,汉服妆的小姐姐们,以及网红们的直播架。
南方的小桥流水,江南人家,一碗清羹,一匙雅味。在此成为了小桥有水,京城老宅,一碗卤煮,一杯豆汁。
几条胡同走下来,除了卤煮,爆肚与其他城市里的仿古一条没有什么区别。其实我是喜欢古老街景的,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更喜欢夕阳西下的古道西风的景致。一壶苦荞茶,看了一天的锦里石板古道;一壶龙井茶,尝了一天的秦淮河盐水鸭;一碗莲子羹,品了一天苏州河畔的茵茵楠楠。此时我在这后海古巷又品什么呢?
在一条小巷的中段看到了一家羊杂汤,这是北方的特色,中午还在卖羊杂汤比较少见了,大清早要是能够热热的喝一碗,今天就不冷了。门缝中多多少少漂出或有或无的一点点羊煽味,出来进去的人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营生是蛮好的,透过玻璃窗子看到里面人坐的是满满的,走到门口,门外面有伙计招呼,走进去,厅堂里就有伙计招呼,服务员个个干练。厅里挂了许多标牌,北京老字号,中华老字号,北京什么什么特色,让人有点眼花,这东西在国内大大小小旅游景点都有,批发市场也可以批发。在吧台上点了一碗羊杂,一个饼子,叫了号。找座位,半时天刚刚坐定服务员就叫号了,一碗热腾腾的羊杂汤和饼子就端上来了。
汤是二大碗盛的,绿盈盈的蒜苗下面露出了干货羊杂。饼子不是陕西的烙馍、锅盔,也不是青海的大饼,锟锅,更不是河北山东的火烧,而是北京特产鸭蛋大的芝麻酥饼。
一口羊杂汤进肚,感觉到肚子里有了热气,再喝一口从嘴到脚浑身上下顿时感觉到热了,三口下肚才尝到羊杂汤的味道。一般般吧。几口热汤进肚才去捞汤里的干货,两条细细羊肚丝,两片羊头肉,剩下的都是羊肺子。怪我自己,没有说清楚具体要什么。
羊肺子我们青海人不吃。青海是四大牧场之一,牛羊满山坡,青海人吃羊可以吃出花来,但青海人从来不吃羊肺子,在青海羊肺子多数喂狗、喂藏獒了,有商家用羊肺子罐血肠,面肠,但羊杂汤里面是根本看不到的,也可以具体到千叶、肠,还是头肉。
咬了一口芝麻酥饼,是甜的?但甜的有点怪,这是什么吃法?甜的就咸的!咸的就甜的?甜饼就咸汤,满汉全席第几道?八大菜系第几招。这吃法、这口味真的不怎么样,难怪天南地北各大菜系,所谓的京味毛都没有,难怪人们常说京城里的皇亲国戚吃的都是残羹剩饭,皇后没见过碗大的碟。北京的“京八件”虽然没有一次性吃全过,却也吃过几样,是真是假咱也没鉴定过,虽说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却也不难吃,今天这酥饼的不是说口味怪而是真的有点难吃。
“京八件”又叫“大八件”,都是酥饼类糕点小吃,原为明清宫廷糕点,后流传至民间,就是八种形状、口味不同的京味糕点,以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等八种原料为馅,用猪油、水和白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外酥里嫩,来京时也把这列在了其中必品之一。
也许是自己少见多怪,也许是自己的口味不地道,勉强吃完了酥饼,又让伙计添了一瓢热烫,热热的喝了,碗里面的那点干货始终没吃。
已经沿着后海边的老街旧巷走了一遭,没感觉到想象中老北京的特色,没有《茶馆》中的那种京腔儿京味儿,期盼中的美好让享受减弱了许多,心里已经有打道回府的想法了,喝了那碗热汤精神又好多了,可以继续前行,前面还有醇王府、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就位于这后海北沿46号,据文字介绍,此处建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先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宋庆龄自年4月乔迁于此,其后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年逝世。同年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评为“红色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此时刚刚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走到醇亲王府门口,看了一下门前对醇亲王府的介绍,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游览北京的经典语录,“蹬香山,看故宫,醇亲王府睡一宿。”这是游览北京标准,不按这个标准游北京那就等于你没去过北京。蹬香山,需要秋时,此时不是最佳时机,不去了。看故宫,这项行程已经列在计划之中,是本次北京之行的重头戏。醇亲王府睡一宿,目前是不可能的,咱和醇亲王不沾亲带故,但三个项目,至少会有一个可以近期完全实现这就可以了,因此走到醇王府门口也就可以止步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