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福泉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福泉市商品和要素流通转变,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提档加速”。
高位推动,不断扩大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为抓好外贸工作,驾好“出口”这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福泉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福泉市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通过建章立制、压实工作责任,有效推动福泉经济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瓮福集团、川恒化工等外贸企业调研10余次,现场办公解决企业水、电、路等方面问题52个,有效推动了胜威、蓝天等一批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增大了我市外贸进出口。紧扣新能源材料发展“风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精准招商30余次,成功引进裕能、盛屯等5个新能源材料项目,总投资达.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预计可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0亿美元以上,将进一步推动福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更上新台阶。
龙头带动,不断完善货物贸易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坚持资源、要素、服务、政策、力量“五聚集”,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示范带动循环产业链发展。近年来,通过不断帮助企业解难纾困、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等培育措施,培育出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企业1家,出口额万美以上企业2家,出口额达到万美元企业4家,其中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瓮福集团农资有限责任公司2家龙头企业年进出口额达1.亿美元,业绩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89.86%,有效带动了全市外贸业发展。依托瓮福、川恒等龙头企业科研公关能力,搭建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贵州省磷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6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服务平台,配套培育发展了煤化工、电力能源、新型建材、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推动形成了福泉市货物贸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优化服务,不断增大货物贸易企业扩展国际市场信心。近年来,福泉市通过“贵人服务”活动,全面强化“政企银”平台运行,千方百计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年,全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贸促会出口能力提升、“单一窗口”业务等培训10余次,提供政策解疑问题30余个,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防范风险、转型发展能力。帮助瓮福剑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正益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外贸企业申报“1+N”企业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支持资金万元;贵州福海化工有限公司、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等外贸企业申报州级外经贸发展专项支持资金24.1万元;威顿(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外商投资促进政策资金32万元。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信心。
培育品牌,不断调优货物贸易产品结构。品牌建设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抢占国际市场的无形资产。近年来,福泉市依托磷化工产业优势,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强化产品品牌建设,在延链、强链、补链上做文章,大力发展食品级磷酸、氟碘医药、磷酸铁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进一步增大产品国际竞争力。着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培育福泉市庄乾科技等一批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提高产品精密度档次,引领高精特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同时,按照“本地知名、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梯次发展思路,依托“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型肥料)”,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提升品牌档次,加大改革力度做强做大福泉品牌,加大宣传展示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截止目前,申请特色产品专利项,培育了宏福牌磷酸一铵粉状1类,瓮福牌食品添加剂磷酸、小太子牌饮料级磷酸二氢钙等省级名牌特色产品12个,特色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4个。瓮福集团、川恒公司的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钠等4种特色产品获国内认证,11种特色产品获国际认证。福泉市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饲料级磷酸二氢钙产品已成为亚太地区一流品牌跻身世界同行前列,多数产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青睐。
据统计,年全市进出口额1.亿美元,出口量约达42万吨,同比增长10.56%。新增外贸备案登记企业8家,备案企业从磷资源产品扩展到鹅毛、鹅肝、苦荞茶、生姜、辣椒等商品。主要出口东南亚、欧洲、拉美、大洋洲等地区,覆盖泰国、越南等40多个国家。随着中国与东盟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的开通,企业将搭乘政策之风,商品销售将逐步拓展到更多国家。
通讯员李平松
编辑卢泰铭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