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博士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制约博士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年9月14日下午,燕麦加工团队举行博士组内开题。博士生牛倩文、董锐、HamadRafique就其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现阶段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报告。团队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田洪磊教授、赵武奇副教授、施琳副研究员对三名博士研究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
牛倩文针对加工对富硒苦荞的影响及硒*酮的协同作用进行讲解,硒元素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谷物中的硒元素一般以有机硒蛋白的形式存在,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富硒苦荞功能显著高于普通苦荞,在安康等地区已经有很好的人群验证,此外富硒苦荞茶风味特别,醇厚感强。因此理解不同富硒苦荞产品中硒的含量和硒元素的分布形式,以及硒和*酮的协同作用对于开发富硒苦荞产品至关重要。
田洪磊指出,该研究可以从解释硒与蛋白的结合角度出发,深入挖掘硒元素的分布形式,此外可以考虑体内试验阐明硒与*酮的协同作用。赵武奇就研究框架提出意见,指出不同苦荞产品加工过程中各操作单元会对硒的特性产生影响。施琳就胃肠道模拟的科学靶点、协同效应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等问题提出意见。
董锐就燕麦硬度形成机理及其对加工的影响展开,燕麦是世界主要谷物之一,燕麦籽粒的硬度对燕麦制粉、压片等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关于燕麦籽粒硬度的检测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将从基因水平阐明影响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理解燕麦籽粒内组分的空间排布结构对硬度的影响,并探不同籽粒硬度的燕麦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赵武奇建议研究先从统一硬度检测标准开始,确立一种高效、准确的硬度检测方法。田洪磊认为可以先从宏观水平确定影响硬度的主要层面,并针对最大影响因素层面深入到分子结构水平剖析。施琳认为需要挖掘出影响硬度的因素并能定量表示,即量化自变量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硬度。
Hamad就婴幼儿燕麦食品的开发与营养评价进行了讲解,据WHO报道,目前世界上仍有相当多的婴幼儿存在着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等问题。燕麦蛋白质含量丰富,支链氨基酸含量高,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幼儿肠道菌群的平衡。Hamad从产品的制备、营养分析、及功能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三位老师从动物模型试验的开展及可能面临的问题,生物利用度和营养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其中,施琳提出可以设计好动物试验模型,进行不同饲喂时期,采集多个组织器官,从大脑发育、营养利用、肠道菌群等多维度评价婴幼儿食品。
本次组内答辩各位研究生就自己的实验进展、研究思路、所面临的问题与专家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位专家的点评使各位研究生受益匪浅。今后,团队将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组内答辩,讨论研究中的问题,提升团队科研水平。
燕荞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