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去快一周了,大家感觉到气候的变化了吗?
除了一年四季以外,《*帝内经》里还有一套更精准的气候预测体系——五运六气,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大暑正是六气变换的日子。
大暑过后,五运六气就到了四之气了,湿土退位,在泉的太阳寒水主令。内经里是这样记载的: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四之气是从大暑到秋分,7月22日~9月23日。这段时间,三之气时被湿土压制的相火得到释放,蒸热相薄,可以说是全年唯一能正经称得上「热」的时节了。而后气候将逐渐转凉,在清晨傍晚,湿气化为白露布散而秋令渐成。
内外相感,对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这类体质偏热或者偏湿的朋友而言,四之气这60天就是今年最难熬的时节了。往往会觉得浑身软绵绵,没胃口,身体重,关节酸疼,脸上的痘痘迁延不愈,便便粘腻不爽。
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暑热相蒸,本身身体就在自然出汗排湿清热,别老怕热呆在空调房,反而把体内的湿热郁住了。另外,家里的薏米红豆该出场了。这两者都是食材中「渗湿」的代表者,顺应天时帮你把湿气排出。
薏米的厉害之处不止是祛湿……
说到祛湿,薏米可谓食材里的大神了。而说到薏米,大都知道它性寒,不能长期用。本草的古籍里有这些描述:
《本草新编》: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薏仁味甘淡,性降而渗,利水。所以薏仁的「祛湿」是从下而祛的,湿气排除的渠道主要是二便。吃薏仁后,二便增多,甚至可能有腹泻现象,都是正常的排湿现象,只要排便后神清气爽就好。
《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这里对薏仁的评价尤其高,不仅祛湿,而且还不损耗「真阴之气」,且对用量并没有严格的说法,可以「安全放心」的食用。尤其提到的是,最宜「湿盛在下」,比如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痹痛、小便频繁、大便不成型、阴囊潮湿、白带异常,薏仁都能轻松对付。
《本草经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虽说薏仁是「祛湿神器」,但并不是人人适用,用对了才好。所以,这些「人」要躲开薏仁:小便量少,发冷抽筋,脾胃虚寒,孕妈妈。
市面上常见的是白色的薏米,还有一种红薏米较少有,之前只在台湾的一些高端健康餐饮店会提供。最显著的特点是颜色的不同,红薏米呈*褐色,且保留了种皮,维生素B群与纤维质较完整。
红薏仁具有调整免疫抗过敏的功效,是高蛋白质含量之谷类,薏仁脂含量高,具有消水肿,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而且已被证实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作用,可预防青春痘与皮肤粗糙老化现象的发生,并能减少和淡化色斑。
不是所有的红豆都是祛湿能手
我们常说的红豆,是胖胖的圆滚滚的那种,通常用来做甜品,容易煮成豆沙,豆香明显。但中医提到红豆,则是瘦瘦的赤小豆。
赤小豆和红豆是两种色泽接近,长相却不一样的干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虽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却有区别,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赤小豆虽好,但也不能随便瞎吃,来看看本草大拿李时珍的一段话:
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血渗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赤小豆是逐津液、利小便的,所以如果原本就尿多或便秘,在适合祛湿的时节作为常规养生喝一些就好,不要当成神药天天喝喝几个月。血虚的人也不要喝太多,不然血就更虚了。
薏米红豆这样吃就对了
我们常听说赤小豆薏米煮水可以祛湿,但现代人那么复杂的体质,光靠赤小豆和薏米,很难解决湿气问题。下面这个茶方是活法儿中医顾问推荐的配伍,大家可以动手做做看。
赤小豆、薏苡仁、芡实、大麦、苦荞、橘皮茶料干炒至焦香,加入少许橘皮,加水煮饮,或沸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健脾理气,祛湿消肿疏通水道:赤小豆+薏苡仁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本草纲目》说:「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这段话要划重点:「治有形之病」,如果身体的湿浊已经「有形」了,比如浮肿、腹胀,赤小豆能帮大忙。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入脾、肺、肾经。《本草新编》记载:「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赤小豆对付有形之湿后,薏仁则正好把身体匿藏的多余的水湿代谢出去。
行滞理气:大麦+苦荞
大麦味甘咸,性凉,入脾、肾二经,可和胃、宽肠、利水。苦荞味苦,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可理气止痛,健脾利湿。
大麦和苦荞的搭配真是肠胃的清道夫,肚子胀气了瘀堵了,就是这对搭档出手的时候了。
辅佐调补:芡实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本草从新》说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
这个祛湿而不燥,养肾而不湿的食材,正好作为这个茶方的辅佐调补,湿气去除后能让身体得以滋养,而它的收涩之性也能让赤豆薏仁不至于渗湿太过。
调和诸味:橘皮
橘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纲目》记载:「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噪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既是和事佬,调和各种茶料,又是万能小助手,帮大家更好地发挥功效。
懒得煲汤煮水的话,我们也配好了红豆薏米茶的小茶包。脾胃群、瘦身群里太多人在喝了,生生把痘痘赘肉喝没了,现在吃肉多运动少,大家身体都被湿气折腾得不像话。
为了保证这款茶包的品质,负责产品研发的特别请药都亳州的制药厂代工,从茶料筛检炮制到生产包装工艺,都有了药品级的保障。从产地优选道地茶料,无硫熏无漂白无辐射,确保入口天然。而且包装生产时药师还要做二次人工精筛,近乎苛刻。
从茶料到茶包,还有很重要的一步:炮制。祛湿化浊的这些个茶料,都稍偏寒凉,所以需要稍作烤制,一来会让性味更趋于温和,二来有助燥湿且焦香入脾,有效成分更容易被吸收运化。
四之气本就是暑湿能量加临的时节,如果你已经被湿热烦得不行,薏米红豆就能大派用场了。同时,也别老待在空调房,经常出出汗,少吃甜食油腻,这样湿气就拿你没办法啦!
更多健康好物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即可入手
看完动动小手
把健康分享给更多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